English

壮丽当年天王府

2000-08-1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方一戈 我有话说

1853年3月末,太平天国的威武之师以号称50万的步军和帆樯万艘,由武昌顺江而下,势如破竹,一举攻克了清王朝的东南重镇南京,并从此定都于此(改南京为天京)。

洪秀全进城后,驻跸原清廷的两江总督衙署,旋即将其改建、扩建成天王府,正式的称谓是“天朝宫殿”。它既是洪秀全日常办公、居住的处所,也是天朝大会群臣计议国事,以及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。因此,天王府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一个重要象征。可惜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在天京陷落之际,竟“大部毁于兵燹”,后人已经绝少有知道其当年的非凡了。

天朝宫殿的兴建,肇自金陵定都的次月,前后历两期工程始竣。整个建筑平面,呈一南北向的长形方块,“周围十余里”;四面数丈高的宫墙蜿蜒环绕,分内外两重,“外曰太阳城,内曰金龙城”;宫墙之外,又开凿了一道宽深二丈的“御沟”(护城壕)。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,天王府的规模大小,“似乎不在彼之下耳”。

人们走近天王府,首先必须经过一个占地约一方里的巨大广场。广场最南端,屹立着一列黄色大照壁,宽逾九十丈,上边彩绘着龙虎狮象图案,张挂着天王的若干诏旨。照壁以北,品字式的三座牌坊拔地而耸:正面一座,“全金立匾,上横书四大字曰‘天堂路通’”,是谓“天朝牌坊”;左右两座,一书“天子万年”,一书“太平一统”,朱漆栋柱,遥相呼应。牌坊之侧,又竖着“文武下马牌”,那是太平天国官员来到天王府前必得下马的地点。

在这个宫前大广场的中央,还建有数丈高的一座“天父台”。每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生日,他都要在此登台,“礼拜谢天”。届时,台上台下数十面大锣“齐鸣不已,声彻满城”,气象煞是雄壮。台的四周,“皆用黄布围遮台脚”,并支倚“天桥”(宽达丈余的扶梯)可上,平素亦不禁百姓登临,“惟登者必令下跪,以明敬天父之意也”。

据英国传教士富礼赐的《天京游记》叙述,当年他在广场一隅,还发现有一处“简陋的棚子”,里边陈放着“一只怪船,其形似龙,头甚大,船身已半朽了,但可辨往时油漆铺金,想必极为辉煌。”原来,这就是洪秀全率军由汉阳直取南京时所乘坐的旗舰“圣龙船”。太平天国将其保存、展示于此,显然不乏彰崇纪念意义。

步抵广场北尽头,跨过横卧于御沟之上的“五龙桥”,便来到了天王府外城的头道大门“真神荣光门”前。因为它是天朝宫殿的第一门,故又名“天朝门”、“皇太门”;又因为门首饰有一双栩栩如生的飞凤,也称之为“凤门”。这凤门前,昔日刀戟林立,侍卫森严,自不必说。那里,一字摆开了上百对大锣,天王上朝即“轰击三通,晓谕全国”。门外还“挂诸黄绸十余丈”,绸上“朱笔大书,字径五尺,其文曰‘大小众臣工,到此止行踪,有诏方准进,否则雪云中(即云中雪,系太平天国“刀”之隐语)。’”

外城二道门的匾额上,则“金漆夺目”地题着:“真神圣天门”。门的两侧有亭翼然,各以黄绿琉璃瓦覆顶,取名“吹鼓亭”。据说,洪秀全曾颁令:“日夜琴声总莫停,停声逆旨处分明。”因而吹鼓亭中,朝朝暮暮伎乐不歇,琴音悠扬,直演得偌大一座天王府,尽日飘溢着一派歌舞升平的醉人气息。此妙耶?祸耶?

由于圣天门又是通贯天王府内城的头道门,所以它也叫“禁门”。清人陈庆甲的《金陵纪事诗注》说:“自圣天门以内,人莫能到。执役悉用女官,有女丞相,女指挥等名目。”当初,英国人富礼赐入府觐见天王时,也曾“闻知宫内只许女子居住,且有逾千之数。”他还在圣大门口遇见一位“龙鞋鹤发”的老门官,自称“年已甚高,当天王尚在襁褓中为贫儿时,即看顾他”,如今太平军坐了江山,洪秀全便把这个老乡亲安排到这儿专掌“内外关防”,还委了他一顶“梦王”的头衔。

踏进圣天门,再穿过修长的雨道和“忠义”牌坊,就到了天朝宫殿的核心所在———“金龙殿”,也称“荣光大殿”。依照东王杨秀清的说法,这座“高广几等(北京)太和殿”的构筑,“乃我天王正殿”。其殿前,张悬着四盏硕大的红纱圆灯,系“元时宝物也”;重重门户,“间有帘幕,皆黄缎蟠龙,杂缀零珠碎玉”;殿心,赫然一把沉香椅,“大逾合抱,雕镂极细”,“左右弓刀无数,四壁森森”。屋里陈设的种种珍玩,“俱价值连城物”,甚至有从圆明园流散的稀世之宝。

金龙殿后边,还有“基督殿”、“真神殿”等九进殿宇,全都与府内的所有殿厅一般,“庭柱以朱漆蟠龙,鸱吻用鎏金,门窗用绸缎裱糊,墙壁用泥金彩画,取大理石铺地”;最末一进殿字为三层大楼,“顶层绕以阑,阑内置长窗,屋上覆黄瓦,四角悬檐铃,登眺可及数十里”。洪秀全曾说天朝“自有九重天庭”,或许即是指的这一番殿宇衔叠、深重莫测的布局罢。

天朝宫殿的最后一部分,是“后林苑”,它与内城的东花园、西花园,一起构成了天王府的游乐区。这里奇花异草,台榭亭阁,既有“塘方十数亩”的水池,又有曲径通幽的园圃;有临风揽翠的石舫,更有“金鱼活泼,荇藻纵横”的“玻璃室”以及“天王销夏处”……。苑内,还蓄养着虎、豹、孔雀、仙鹤之类。清人汪坤的《摭言记略》载,有次“一虎逸出”,守苑的女兵们“用长刀群毙之”,洪秀全知悉后,下令将虎皮示众,“以夸女兵之勇”。

毫无疑问,天王府,的确算得上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件宏伟大建筑。尽管封建传统的正史对之语焉不详,许多野籍都描摹了它的“宫垣巍峨”、“金碧辉煌”、“穷极壮丽”。从其形制之雄威,营造之精湛,气象之肃穆而论,诚无愧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。这项工程,当年由“素性机巧”的两名广西工匠宾福寿和张维昆并肩担纲,规划督造;同时,从苏、徽、鄂一带招募了大批“匠作兄弟”,日夜赶工。府邸落成,宾、张二人受到了洪秀全的特别“恩赏”,分别被擢升为“冬官又正丞相”及“殿前丞相”之职。

然而,这座凝集着江南无数工匠心智与汗水的巨制,在1864年7月天京沦陷后,却最先遭到了清军灭绝人性的野蛮劫掠,复又被恣肆破坏,大半焚毁。据晚清报人李伯元的《南亭笔记》披露,“忠襄(指攻陷天京的湘军将领曾国荃)既破金陵,搜遗敌,入天王府,于此中获资数千万”,“取出金银不赀,即纵火烧屋以灭迹”。可叹“十年壮丽天王府”,竟至一旦“化作荒庄野鸽飞”(清何绍基诗)!

嗣后七年,曾国藩在天朝宫殿遗址重修清廷两江总督衙署,使诸如西花园石舫、荣光大殿、内朝房以及五色石井栏等天王府的故迹,在其无意间获幸留存了下来。辛亥革命后,此处曾是孙中山先生的临时大总统府;继又为国民党“总统府”。现在,则是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。

太平天国揭竿伊始,每逢攻占“雄郡、省会”,均以现成的原清廷“官廨巨第为王府”,洪秀全、杨秀清等一班领袖人物,也都行止朴素,“不过红袍红风帽而已”。定都南京后,他们让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,以为真的进了“小天堂”,开始骄奢逐侈、养尊处优起来。洪秀全甚至在一通诏旨中声言“一统江山图已到,胞们宽草(心)任逍遥”。他全然无视金陵城外的连天战火,带头在城里大兴土木,经营安乐窝。从此,太平天国“凡受王者无不建府,皆并数家大宅而造之”,一时间,天京城内的王府衙署竟有“鳞次栉比”之盛!这股“建府热”,分明折射出这个农民政权政治上的一种颓唐与腐败。那末今天,当着我们追思、感慨于昔日天朝宫殿那一片已逝的壮丽,又应该从中体悟些什么有益的史鉴呢?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